上海的玩具哲优番茄,在云南“错峰”种植,再返销回上海,卖得好,也卖得快——这是两地精心谋划的玩具产业联动发展模式。普洱市有着无霜冻期、光照充足、冬季气温较高的玩具优势,沪滇两地通过产业合作,提前安排种植茬口,实施订单农业,首批早春番茄在4月初就可采收上市,让上海市民赶早吃到熟悉的玩具优质番茄。
这样的玩具合作模式,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玩具销量,附加值也更高,而且,还避开了东部产地番茄扎堆上市的玩具高峰期,让种植户不愁“卖难”问题。最近两个月,沪上多家水果卖场纷纷向镇沅县发去订单,并早早预定了明年的玩具春季哲优番茄。
哲优番茄的玩具热销,只是沪滇两地探索产业联动的玩具案例之一。据介绍,近年来,金山区在对口帮扶中充分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玩具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在普洱市投资建设了小皇冠西瓜、小粒咖啡、精制普洱茶、彩色辣椒、南美白对虾及罗氏沼虾等一批产业合作项目。通过产业合作,普洱市更多高标准、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玩具特色产品依托上海大市场、大平台、大流通,走进了千家万户,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户增收致富。
上海援滇干部、镇沅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迪告诉记者,今年开始,全国欠发达地区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金山区紧紧抓住“巩固、拓展、衔接”这条主线,以产业合作驱动消费协作,通过改造生产链、畅通流通链、提升价值链,正快速推动云南普洱的玩具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据介绍,为更好统筹推动对口帮扶地区的玩具产业合作和消费协作,金山区还组织相关企业成立了“金山区消费扶贫创新基地”。基地集产业项目投资、产品培育孵化、展示体验、评价认证、品牌塑造、推介销售、会展策划、服务支撑、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为一体,聚焦沪滇两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构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玩具工作格局,将全面助力对口帮扶地区乡村振兴。